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校友访谈

王恒:展翅翱翔,梦想远航


发布日期: 2016-10-31 浏览次数: 152

 

中国网1028日讯(吴菲)王恒,四川航空空客A320机长。2006年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电子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。正值福建工程学院120周年校庆之际,也是王恒毕业十周年,趁着假期,他和也在工程学院工作的老爸一起回到母校。“新校区来过很多次,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变化。学校发展真的太快了!”他环顾新校区的建筑,不禁感慨道。

在工院起飞

说起工院,王恒与其有太多的渊源。家住东水路工院职工生活区的他,从小就是在工院东水路校区里边玩大的,经常在学校里打羽毛球乒乓球,对校园非常熟悉。并且,除了王恒的爸爸妈妈,连爷爷奶奶都在学校里工作,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,对王恒来说,工院更像是家一样的存在了。正是因为太熟悉,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象过会到这个学校里念书。而命运就是这么巧,1999年,王恒进入到工院读中专,当时还是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,后来又继续读了三年大专,七年的学习生涯都是在工院度过。“其实我也等于是和工院一起成长的吧。”——王恒正是工院从福建机电学校更名到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,到福建职业技术学院,又到福建工程学院这一路的见证者。

所以见到学校如今的变化,王恒感慨万千。以前的条件比较艰苦,他回忆起中专的第一年,学校地方不够,在登云水库附近租了一栋楼来教学。一楼是食堂,二楼是宿舍,三楼是教室,特别简单。第二年才搬到鳝溪校区,当时学校才三百亩,从宿舍走到教室已经觉得很远了,现在的新校区对于以前来说简直不敢想象,也给学子们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条件。“虽然以前条件比较艰苦,但是有一些老师对我们特别好。”王恒回忆有一位教模拟电子课的陈江红老师,学生即使调皮捣蛋,她仍然很耐心很积极地在做辅导,让他印象很深刻。“其实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,如果没有母校的栽培,不会有今天的我。”这种感谢不仅仅是王恒七年在这里的学习,也有亲人在此就职的感恩,还有从小成长于斯的情结,这种感情难以言喻。可以说工院就是他的跑道,在这里加足马力,蓄势待发!

从厦航到川航的跨越

2006年,王恒从工院电子系毕业了,毕业的时候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目标,是缘分吧,校招的那天很多电子公司都没有去招聘,而厦航去了,于是王恒便投了简历。当然也是实力,厦航当时的要求很高,要成绩较好,还要学生干部,而王恒都符合了,于是便进了厦航当一名机务人员。机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飞机的维修和养护,四班倒,上班非常规律。“我二十四岁,就可以看见我六十岁的时候工作是什么样子了,因为不会有任何变化。”这是王恒对当时在厦航时期工作心情的描述,带着一点无奈。而更加让人感到落差的,是每当他们把飞机修好,飞行员在飞机上给他们一个起飞的手势,然后昂着头飞向天空时,他们只能在地上仰望,挥手道别。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,当飞行员的种子,就种在了他的心里。

随后机会便来了,第二年,川航开始面向全国的毕业生招飞行员,王恒便顶着家里人都不同意的压力去报了名,毕竟飞行训练过程中淘汰率极高,一旦被无情淘汰,就会失去厦航这一份收入丰厚且稳定的工作。也许是这份冒险精神更适合这个职业,王恒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,又经历了北京的培训,几年在加拿大学飞行,几经考验之后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飞行员!

“对很多人来说,飞行应该都是从小到大的一个梦想吧。而我能以此为职业,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。”过硬的身体素质,机务的工作经验,适时的把握机会,都成为王恒得到这份幸运的条件,而更重要的,他觉得是兴趣。他非常喜爱这份工作,所以也愿意去了解它,学习它,并享受它。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。

翱翔长空,仍需脚踏实地

成为一名飞行员以后,一切都是新的开始。而从拿到飞行执照,到商业执照,到航线运输执照,到副驾驶,又到机长,王恒都一步一步走过来了。在他心里,飞行是一项崇高又严谨的职业,每一项操作都要细致认真,不能出一点儿差错。这也是个监管特别严格的职业,在驾驶舱里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控,不能做任何逾越规矩的事情。而能在这么严苛的环境中从一位普通驾驶员成为机长,都有赖于王恒从大学开始培养的自觉自律的品质。他觉得自己主动自觉地去学习,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工作,这是一生都受益的优良品质。

而对于后辈们,他的学弟学妹们,他也说:“想让别人给你打工,先从自己给别人打工开始。”就像他开始当副驾驶,也是在给机长服务,然后再认真学本领,慢慢来,才能登上机长的位置。现在不能想象以后会走什么样的路,会飞向哪片天空,但是总要脚踏实地,做好眼前的事,一步一个脚印,主动勤勉地去学习,最后总能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。

 




相关链接:福建工程学院主页 | 福建工程学院校友会
© 福建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 版权所有 
地址:中国·福建·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新区学园路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