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系列活动

福建工程学院在京举办“林纾书画展暨林纾与现代中国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”


发布日期: 2016-07-26 浏览次数: 325

 726日,由商务印书馆、福建工程学院、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、福州三坊七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“林纾书画展暨林纾与现代中国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”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举办。

 林纾以善古文辞与翻译西方名著一百八十余种而腾誉近现代文坛,所作的国画,俱臻上乘。林纾的作品,既体现了中国近代文化的特性,又具有鲜明的福建地域文化的特色,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艺术修养,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。林纾是早期商务印书馆最重要的作者之一,明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;福建工程学院为林纾在1896年所创立的“苍霞精舍”承袭而来,一直致力于林纾文化研究,今年适逢办学120周年。为了推动林纾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,纪念这位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重墨华章的文化大家,也为纪念在近现代文化转型史上开山辟地、勇于实践,传承旧文化、建设新文化的诸多文化先哲,商务印书馆、福建工程学院携手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、福州三坊七巷美术馆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。

 此次展览共展出林纾书画及相关作品3250余件,大部分作品都为首次公开展出的精品,另有部分林纾印签、信札、早期出版物等也同时展出,较全面地体现了林纾的书画世界。研讨会上,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福建工程学院、国家图书馆、中国国家书画院、人民美术出版社、商务印书馆、中华书局、福建美术出版社等学术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林纾后人等60余人,分别就“林纾的书画艺术”、“林纾与大学教育”、“林纾与商务印书馆及其他”等三个主题进行了研讨。

 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认为,到九十年代以后对林纾的研究,出现了两个变化:第一关注他的古文写作;第二关注他的长篇小说写作,关注那些长篇小说写作的价值以及水平。而最近几年,大家开始关注作为教育家的林纾。这里面包含他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的古文读本,包含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《修身讲义》,也包含他在北京大学的教学,以及他参与创办的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。

 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认为,林纾在书法、绘画、古文上都具有在中国文化转型上一个特殊的、甚至具有典范性的意义。他是一个值得我们今天重新来解释、讨论的人。从他的身上我们不是要做历史的翻案,而是要通过他再来看清我们这样一个学术转型的时代,再来观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。

 首都师范大学叶培贵教授认为,理解琴南先生的书法,可从三个维度入手:“碑帖”、“中西”、“性情”。以帖为主,而大字不逊碑的雄强;知西学,却更坚守书法的中国传统;性狂,而笔墨遒健而不放纵。因此,他是清末明初传统行草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对他的这一历史地位,过去认识不足,如果摆脱“碑帖二元,碑强帖弱”的史观,摆脱过于执着的国际化焦虑,则琴南书法的重要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,都将可能得到重新认定。

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认为,当前,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、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时代的话题,福建工程学院应积极承担责任,着眼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教育资源,学校已经开始了实践探索,2013年推出了全校性人文素质公选课走进林纾,编写了《林纾读本》,通过校史人物,通过乡贤教育,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。近年来,福建工程学院还致力于福建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,出版了三百余册的《福建文献汇编》,今后还将对近代福建文化名人变迁展开研究。

 福建工程学院校长童昕认为,作为学校前身苍霞精舍的重要创始人之一,林纾对国家对民族、以及对传统文化挚爱与执著的文化追求精神,已深深植入福建工程学院的历史。通过挖掘和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乡贤人物,不仅能使学生从另一角度更深了解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,培育人文精神,同时也能使学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基础上,形成自身的独特文化景观。

 其他与会专家也结合主题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见解,大家一致认为,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对林纾的研究。

 研讨会的举办,不仅让学界、书画界重新认识作为“书画家”的林纾,也把林纾的学术思想放在了中国国力增强、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战略的背景下进行重新评价,发掘出林纾思想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、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时代价值。






相关链接:福建工程学院主页 | 福建工程学院校友会
© 福建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 版权所有 
地址:中国·福建·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新区学园路3号